传感器配置:gloria_iris的博客
车道线标志传感器,其信息由车道线与传感器扫描线的交叉点提供。具体功能与使用demo可见prescan的车道保持demo.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:写文章-CSDN博客Lane Marker Datalane和curb lines上交叉点的数据(图中绿色和紫色的点,其中部分点用红色圈起来了),intersections最多计算4个look-ahead scan planes(车辆前方的4条黄色线), 其中look-ahead scans垂直于传感器的 boresight(车辆运行方向上的前向中心上的黄线
传感器配置:Tesla Autopilot-传感器配置
传感器整体覆盖
共8个摄像头,1个前毫米波雷达,12个超声波雷达,整体俯视图视场覆盖如下
图片来源:三个前向摄像头FOV 35度,最远距离250米FOV 50度,最远检测距离150米FOV 120度,最远检测距离60米两个侧前向摄像头
FOV 90度,最远检测距离80米
两个侧后向摄像头
最远检测距离100米
一个后向摄像头
最远检测距离50米
一个前向毫米波雷达
最远检测距离160米
可以穿过雨、雪、雾、霾、车底(可以探测到前车前面的车)
十二个超声波雷达
最远检测距离8米,用于检测邻近的车和泊车
传感器配置:内燃机的传感器配置结构
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传感器配置结构,其能够正确检测压力。该内燃机的传感器配置结构具备:节气门(20),其与发动机主体(1)的进气系统(6)的配管连接;以及压力传感器(301),其被设置在比节气门(20)靠进气系统(6)的配管的上游侧的位置。在进气系统(6)的配管的内侧面凹设有安装压力传感器(301)的安装部(310)。在安装部(310)的内侧凹设有凹部空间(320)。在凹部空间(320)内收纳有压力传感器(301)的检测部(302)。
[1]
传感器配置:汽车上一般配置哪些传感器?
1、氧传感器:当氧传感器故障时,ECU无法获取这些信息,就不知道喷射的汽油量是否正确,而不合适的油气空燃比会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,增加排放污染;
2、轮速传感器:它主要是收集汽车的转速来判断汽车有没有打滑的征兆,所以,就有一一个专门收集汽车轮速的传感器来完成这项工作,一般安装在每个车轮的轮毂上,而一旦传感器损坏,ABS会失效;
3、水温传感器:当水温传感器故障后,往往冷车启动时显示的还是热车时的温度信号,ECU得不到正确的信号,只能供给发动机较稀薄的混合气,所以发动机冷车不易启动,且还会伴随怠速运转不稳定,加速动力不足的问题;
4、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:当传感器失效后,ECU无法测得油门位置信号,无法获得油门门踏板的正确位置,所以会出现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现象,甚至出现发动机不能加速的情况;
5、进气压力传感器:进气压力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随着发动机不同的转速负荷,感应一系列的电阻和压力变化,转换成电压信号,供ECU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。一般安装在节气门边上,假如故障了会引起点火困难、怠速不稳、加速无力等问题。
很多,常见的有∶
进气压力传感器:反映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大小的变化,是向ECU(发动机电控单元)提供计算喷油持续时间的基准信号;
空气流量计: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,提供给ECU作为喷油时间的基准信号;
节气门位置传感器:测量节气门打开的角度,提供给ECU作为断油、控制燃油/空气比、点火提前角修正的基准信号;
曲轴位置传感器:检测曲轴及发动机转速,提供给ECU作为确定点火正时及工作顺序的基准信号;
氧传感器:检测排气中的氧浓度,提供给ECU作为控制燃油/空气比在最佳值(理论值)附近的的基准信号;
进气温度传感器:检测进气温度,提供给ECU作为计算空气密度的依据;
冷却液温度传感器:检测冷却液的温度,向ECU提供发动机温度信息;
爆震传感器:安装在缸体上专门检测发动机的爆燃状况,提供给ECU根据信号调整点火提前角。
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变速器、方向器、悬架和ABS上。
变速器:有车速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、轴转速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等,方向器有转角传感器、转矩传感器、液压传感器;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氧传感器接头:如何识别前后氧传感器插头?
- mate9传感器:HUAWEI Mate 9
- 一体化温度传感器:一体化振动温度传感器
- 烟传感器:烟雾传感器
- 干簧管传感器:(整理)干簧管传感器
- 高精度流量传感器:粤港澳大湾区首条6英寸MEMS传感器芯片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
- 传感器垃圾:垃圾倾倒点传感器价格
-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:什么是电子皮带秤挂码?该如何对皮带秤挂码进行标定?
- 偏心轴传感器:【图】宝马更换偏心轴感应器的过程的心得,附有判断感应器故障方法!
- 限位传感器:一种带限位块的传感器
- 有创压力传感器:DPT
- 场强传感器:光纤传感场强电压测试仪
- 传感器上海:2021“聚力于芯 智传未来”第二届中国智能传感大会成功举办
评论已关闭!